作为四川省首批应用型示范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华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构建了独特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校本部艺术大楼的实践平台,形成了工业产品设计、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家具与轻工产品设计三大专业方向,在2024届毕业设计展中,学生作品覆盖智能健康、情感关怀、城市出行等12个细分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转化能力。
核心课程体系以设计思维培养为主线,通过三层次递进式教学架构实现能力跃升。基础阶段侧重造型材料与工艺、设计透视与速写等基本功训练;进阶课程如产品概念设计引入Arduino开源硬件开发,要求学生完成传感器集成与原型测试;高阶的产品数字化展示课程则要求学生掌握动态分镜制作与三维渲染技术,2025年课程展中60秒影像作品已实现产品语义的时空维度表达。这种"理论-实践-创新"的闭环培养,使毕业生在车企、家电龙头企业就业率达93.6%。
在跨学科创新实践方面,专业构建了"智能硬件+文化基因"的双驱动模式。2024年《产品设计原型技术》课程展中,学生团队将压力传感器与中医穴位图谱融合,开发出能实时监测步态的智慧健康矫正鞋垫;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新中式家具系列提取苏州园林建筑元素,通过参数化建模实现传统纹样的现代转译。这种技术赋能使作品在第五届文化创意大赛中斩获4项一等奖,其中"科梦揽星"主题作品已实现产学研转化。
产学融合机制通过三类实践平台打通创新链:校内的工作坊承接企业实际项目,如为成都地铁设计无障碍设施;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每年发布50+校企课题;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2024届"城市出行健康地图"作品直接对接德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这种"真题真做"模式使85%的毕业设计具备专利申报价值,智能护腕等作品已进入产品化阶段。
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专业正在构建"四维能力矩阵":在技术维度强化交互设计基础与信息界面设计课程群;文化维度开设传统造物与创新方法特色课;商业维度嵌入用户体验设计工作坊;社会维度推行"设计扶贫"实践。这种培养体系下,学生不仅能设计实体产品,更擅长构建服务系统,如为认知障碍人群开发的多模态辅助治疗产品,真正实现科技与人性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