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以“国际化、重实践、前瞻性”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政治立场坚定、国际视野开阔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该专业依托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优质资源,通过与中新社等机构合作,构建了“理论+实践+国际交流”的立体培养体系。毕业生不仅能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从事英语新闻报道、国际新闻采编,还能在政府、企业及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专业优势。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本专业注重学生政治素养与国际传播能力的双重提升。核心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著作选读、新闻学概论、英语新闻采写等,旨在强化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与全球传播规律的掌握。同时开设跨文化传播、全球新闻传播实务等课程,通过案例研讨和模拟报道训练,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语境的适应能力。课程设置突出双语教学特色,超过70%的教师具有海外教育或媒体从业背景,确保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
国际化培养特色
学院通过多项举措构建国际化学术平台:
- 海外交换项目:与韩国全北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合作,学生可参与学期交换或暑期研习营,如2021级学生曾赴台湾、韩国等地交流学习。
- 国际实践机会:组织学生报道美国总统大选、缅甸新闻发布会等重大事件,并与BBC、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合作发表作品。
- 全英文教学模块:英语新闻编译、国际新闻评论等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实践能力与就业前景
专业强调实践导向,建立“校内实验室+校外媒体基地”的双轨培养模式:
- 校内实践平台:配备虚拟演播室、融合媒体实验室等设施,支持学生完成新闻摄影、多媒体新闻制作等实操项目。
- 行业合作实习:与中新社、南方报业等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可参与真实新闻采编流程,累计发表作品超千篇。
- 职业发展支持:定期举办媒体讲座和行业研讨会,邀请资深记者分享经验,近三年毕业生升学率超30%,就业单位涵盖新华社、腾讯等头部机构。
师资与学科优势
学院师资队伍中,73.33%的教师具有海外背景,76.67%拥有五年以上媒体经验,包括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获得者等。依托国家级一流课程《新闻采写基础》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学科在国际传播研究、新媒体技术应用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近年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SSCI论文20余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