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立足基础教育需求,构建了以"站稳讲台、兼工舞台、德艺并重、一专多能"为核心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省级本科专业,其师资团队拥有教授3人、国家一级演员2人、副教授10人,并配备琴房、专业录音棚、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该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特色的学科优势,近三年师生在省级以上专业赛事获奖近百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在培养定位上,专业着力塑造"中学音乐教学、教研和艺术社团管理"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覆盖音乐学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两大维度,包含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课程,以及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模块。特别设置钢琴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即兴创作能力,这与"实践带动"的培养理念相契合。理论课程中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等教学内容,凸显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学科特色。
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双师型"特征,既有男高音歌唱家马关辉教授这样的国家一级演员,也有陈玉莲副教授等深耕古筝教育的全国百佳教师。学院通过"贵州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推动教师将民族音乐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国际交流方面,中国-东盟音乐舞蹈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常态化举办,为学生提供了跨文化学术视野。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双赛双团"育人机制:"艺术之星"专业技能大赛侧重表演能力提升,"园丁杯"教学技能大赛强化授课水平。依托筝乐团和"灵音"合唱团,学生可参与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创编展演。这种"以赛促学、以研丰教"的模式,使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和专业技能竞赛获奖率上表现突出。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覆盖基础教育、文化传播、学术深造三大领域。毕业生既可担任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可在文艺团体、群艺馆等机构从事艺术管理工作。深造路径包括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等方向,优秀学生可进入浙江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攻读硕士。数据显示,该专业近年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5%以上,部分毕业生已成为高校专业教师,展现出强劲的职业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