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五年制本科专业,其工学学位授予和18500元/年的学费标准体现了专业定位与办学投入。该专业依托学院的工科优势,结合贵州地域特色,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到实践环节,从师资力量到就业前景,这一专业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为地方城乡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
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上,专业注重产教融合。核心课程涵盖城乡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设计基础等理论模块,同时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城市设计实训、规划方案编制等。学生需完成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三阶段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基地接触真实项目。这种“理论+实践”双轨制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空间规划技术,又能适应行业动态需求。
招生方面,专业近年保持稳定规模。以贵州地区为例,2021年和2022年均招收40名理科生,录取批次为本科二批。值得注意的是,学费从2021年的12000元/年调整为目前的18500元/年,反映了教学资源投入的升级。虽然历年分数线未完整公开,但结合学院整体95%以上就业率及工科专业98%高就业率的数据推测,该专业具有较强吸引力。
专业优势体现在学科建设成果中。根据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其城乡规划专业获评4星级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全国排名第21位。这一评价源于多维度支撑:学院拥有578名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其中建筑类师资团队深度参与贵安新区规划项目;23个实验实训室和240个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与泰豪集团等企业的合作保障了产学研协同创新。
未来发展上,专业紧密对接贵州省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随着“强省会”行动推进,城乡规划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毕业生可从事规划设计院技术岗位、政府部门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策划等职业,尤其在智慧城市和生态保护规划领域更具竞争力。学院通过“三大一先”人才培养战略(大数据、大文旅、大健康及先进制造),进一步强化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开辟多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