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需求,构建了以经济学、金融学、数学建模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交叉学科体系。该专业下设金融工程、碳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方向,通过实务导向的课程设计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培养能应对金融创新与绿色转型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近三年总体就业率达95.8%,约20%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展现出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一、学科定位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工具,形成“理论-技术-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
- 经济学模块:涵盖宏观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核心理论;
- 金融学模块:设置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等实务课程;
- 计算机模块:重点培养Python编程、区块链技术应用等数字技能;
- 数学与统计模块:强化金融建模、大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碳金融方向更创新引入环境经济学、碳会计等课程,成为国内首个开设该方向的院校。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专业团队由7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领衔,91.31%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王仁曾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团队近五年完成90余项国家级课题,发表140余篇核心论文。教学条件包含:
- 金融仿真实验室:配备证券交易模拟系统、碳金融风险管理平台;
- 37家实习基地:覆盖广发证券、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等机构;
- 跨专业实训体系:通过工业沙盘、商业沙盘模拟提升综合决策能力。
三、人才竞争力与就业前景
金融工程方向毕业生可从事金融产品设计、量化投资分析,核心岗位包括衍生品定价工程师、风险管理师;碳金融方向聚焦碳排放权交易、碳资产管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需求;金融科技方向培养智能投顾系统开发、金融算法设计专才,适应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就业单位涵盖:
-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平安银行;
- 碳交易机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 科技企业:腾讯金融科技、蚂蚁集团。
会计记账公式示例(碳金融项目核算)
借:碳排放权资产
贷:应付碳排放配额
该分录体现碳交易市场特有的资产-负债确认规则,学生在《碳会计》课程中通过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实盘数据进行实操训练。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