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地球物理学学科中设立。其核心聚焦于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的探测、预警和减灾工作。该专业主要有六个研究方向,涵盖重大自然灾害成灾理论、极端天气监测等多方面,还按国家及相关部门要求筹备研究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旨在培育在防灾减灾科学与技术领域表现出色的专业人才。让他们掌握相关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在极端天气预警、次生灾害处理、空间天气灾害预报等众多相关领域,成为应用型和复合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为地球物理学。主要课程包含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探测学等众多科目。在教学方面,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实践创新、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主要的专业实践包含企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面向气象局减灾处、地震局等事业单位,还有各防灾减灾科研院所和灾害风险评估企业,可在这些地方就业或继续深造 。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专业介绍
下一篇:成人高考高升专究竟难不难?

热门推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全国排名第1的特色专业,开创了气象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模式。该专业依托地球物理学学科建设,2019年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地学门类本科特设专业,构建"灾害机理-监测预警-应急管理"全链条培养体系。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95%,其中45%进入中科院、中国气象局等科研机构深造,形成"气象特色、理工管交叉"的办学优势,是教育部首批应急管理安全智慧学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工业大学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解析 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软科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该专业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A+学科)和应急管理学院平台,聚焦地震、气象、地质等灾害的预测预警与防控治理,构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双轮驱动培养体系。学生可参与国家陆地搜救基地实训、黑方台滑坡群监测等实战项目,近五年就业率超95%,30%毕
 南京工业大学 评论  4周前

防灾科技学院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防灾科技学院作为中国地震局直属高校,其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设立的聚焦自然灾害防治的特色学科。该专业依托学校“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背景,构建了覆盖灾害成因机理、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全过程的学科体系。专业以培养掌握极端天气预警、次生灾害处理、雷电防护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融合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形成了“全过程、一体化”的科研与教学特色。 专业定位与学
 防灾科技学院 评论  3周前

东华理工大学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东华理工大学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诞生于国家防灾减灾战略需求,是江西省首个获批的同类本科专业。该专业立足“多灾种、大应急”时代背景,依托学校在地球物理领域的传统优势,构建起跨学科融合的科学预警与智慧应急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能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应对自然灾害的实战型人才。其课程设置紧密围绕灾害机理研究、监测预警技术、应急处置管理三大核心方向,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专业定位
 东华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山东科技大学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山东科技大学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8年批准设立的新兴本科专业,全国仅8所高校具备招生资格,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等领域的数十年积累,设置地质灾害防治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两大方向,构建“理论+技术+工程”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数据显示,近三年就业率超95%,40%毕业生进入中铁十四局等央企,但需关注科研成果产业化率不足15%的优化空间。以下从学科定位、课程
 山东科技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