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成为国内酒店管理教育领域的标杆。作为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牵头建设专业和国家级骨干专业,该专业以“数字化”为内核,融合现代服务业需求,构建了覆盖酒店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其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及校企合作模式均处于行业前沿,致力于培养兼具服务技能与管理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背景与核心定位
该专业依托学院作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的背景,聚焦酒店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形成了“管理+数字化”的双核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涵盖《酒店信息化管理》《酒店财务管理》等核心理论课程,同时融入PMS系统操作、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能模块。其培养目标明确指向国际品牌酒店的督导管理岗位,强调解决实际经营问题的能力,并通过“3+2”专本贯通培养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课程架构采用“理论+实训+实战”的三层递进模式:
- 基础理论层:包括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等通识课程,夯实管理知识基础;
- 数字化技能层:重点开设酒店数字化运营概论、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等课程,结合虚拟仿真训练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 实践应用层:通过海斯曼数字酒店实训中心、智能客房实训室等场景化教学,模拟真实酒店运营流程,覆盖客户投诉处理、紧急事件应对等全场景训练。此外,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与世界技能大赛、金砖国家技术创新大赛等赛事,以赛促学强化实战能力。
师资力量与校企合作
专业教师团队由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组成,100%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与行业挂职经历。校企合作方面,学院与洲际、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共建战略英才研习中心,引入企业高管作为“实践导师”,定期开展高管入校讲座、订单班培养,并依托30余家海内外实训基地(如迪拜费尔蒙酒店、上海半岛酒店)实现“教学-实习-就业”闭环。近三年毕业生中,500余人晋升为酒店中层以上管理者,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数字化资源与行业衔接
为应对酒店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学院重构了33门数字化课程,开发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并引入酒店博弈沙盘、远程教学系统等智能工具,实现教学过程与行业技术同步。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在大二即可进入合作企业参与数字化改造项目,例如参与酒店产品设计、质量管理系统的优化,直接对接岗位需求。这种“一脚在行业,一脚在院校”的培养模式,有效缩短了学生从“生手”到“行业熟手”的成长周期。
发展前景与社会影响
专业所在的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13.5万㎡蓝谷校区(2026年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容实训与科研空间。学生可选择的职业路径包括:
- 国际品牌酒店的前厅、餐饮部门管理岗;
- 酒店集团数字化运营中心的协调与培训岗;
- 自主创业或进入旅游科技企业担任顾问。据统计,该专业累计培养的2600余名毕业生中,近20%成为企业核心骨干,10%成功创业,专业建设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