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紧跟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等领域,开设了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对接真实产业场景,助力学生掌握智能装备全生命周期技术能力。从课程设置到实践体系,从师资力量到校企合作,形成了覆盖研发、运维、管理的完整培养链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专业课程体系上,广西职院采取“基础+核心+实训”三维架构。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夯实学生对机械结构与电气系统的认知;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前沿技术,包括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强化智能装备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能力。特别注重跨学科融合,例如将PLC编程应用技术与智能装备电气控制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则依托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等校内基地,以及柳州、深圳等地的20余家校外合作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虚拟仿真、智能生产线运维等实战训练。
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构建了“五维一体”机制,即产教融合、岗证训融通、赛教结合、创新驱动、科研反哺。例如,通过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认证。师资队伍包含全国机电行业教学名师、广西技术能手等高水平教师,同时引入富士康、比亚迪等企业的工程师担任兼职导师,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更新。实训设备总值超1200万元,涵盖智能精密检测中心、UG软件培训认证中心等高端平台,支撑学生完成从零件数控加工到智能工厂系统集成的全流程训练。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高适配性特点。毕业生可进入汽车、机械、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从事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产线升级改造、设备运维管理等工作。职业发展通道分为技术路径(技术员→资深工程师)与管理路径(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满足不同职业规划需求。学院与玉柴、京东物流等企业建立定向输送机制,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学生通过高职本科衔接进入装备智能化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深造,提升学历层次。
面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浪潮,该专业依托自治区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资源,持续优化智能装备数字化设计、工业互联网等教学内容。政策层面,广西“强工业”战略与中国-东盟智造现代工匠学院项目,为专业发展提供政策与国际化平台支持。未来,随着智能检测装备、智能物流系统等新兴领域扩张,掌握多轴加工技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能力的人才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