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甘肃省内建筑类高职院校的特色学科,自2004年以会计电算化专业起步,历经多次升级更名,逐步发展为融合传统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以95%以上就业率和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为亮点,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模式,培养适应财务数字化转型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以下从专业背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专业建设层面,该专业依托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深厚基础,于2021年正式转型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紧跟行业技术变革趋势。教学团队由9名专职与外聘教师组成,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6.7%,包括教授、副教授及具有企业实战经验的行业专家,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结构。2019年与浙江衡信税友软件集团共建的甘肃省兰州衡信会计工作室,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平台,通过真实财务项目训练,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化。
培养目标聚焦于“德技并修”,强调学生需掌握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会计分析双重能力。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类,核心课程包括:
- 企业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夯实传统会计基础;
- 财务大数据分析与纳税实务,培养数据驱动型决策能力;
- 成本核算与管理,强化企业成本管控实战技能。通过引入Python编程、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课程,实现会计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教学模式凸显产教融合特色,采用“工学交替”机制,将课堂学习与职场实践无缝衔接。例如,衡信会计工作室已培养四届毕业生116人,其中40%考取本科,其余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校内实训中心如财务大数据中心、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结合校外与正保集团、新道科技等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构建了“校内模拟—校外实战”双轨培养路径。技能竞赛也被纳入培养体系,学生多次在省级赛事中获奖,进一步验证教学成效。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胜任会计核算、财务审计、税务管理等岗位,覆盖传统企业与新兴互联网行业。专业通过“双证书”培养机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学生竞争力。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与技能匹配度评价接近100%。此外,学院提供成人高等教育通道,大数据与会计成人大专课程兼顾在职人员技能提升需求,扩展了职业发展空间。
面对财务智能化趋势,该专业持续优化“数据服务者”能力模型,将财务共享、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入教学,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步迭代。通过多元化的校企合作与分层递进的实践体系,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正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兼具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复合型财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