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管理学为学科基础,构建起融合教育理论与旅游实践的特色培养体系。作为北部湾地区首个研学导师培训基地,该专业依托540105专业代码的专科培养框架,通过政校企协同机制,打通从课程设计到实训实践的完整链条,致力于培养既能策划研学项目又能实施教育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既响应了教育部2019年新增专业目录的战略部署,又契合2022年人社部将研学旅游指导师列为新职业的发展趋势。
一、专业定位与发展脉络
该专业的设立源于三大政策节点:2019年教育部将其纳入高职专科专业目录,2022年成为国家认证新职业,2024年教育部明确其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这种阶梯式发展使专业形成"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式培养通道,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对接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等本科专业。在北部湾区域发展中,专业主动承担起师范担当,通过建设数字化办公实训室、语音实训室等12类实践平台,打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二、课程体系与能力塑造
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核心培养方向包括:
- 研学产品开发:覆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旅行市场营销》等核心课程
- 教育服务实施:开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师范类课程
- 运营管理能力:通过《研学旅行基地运营与管理》等课程强化项目管理思维
实践环节创新引入职业仓培养模型,要求学生在三年内完成:
- 200小时研学基地运营实训
- 3项以上研学课程设计作品
- 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
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胜任研学指导师、课程设计培训师等6类岗位。
三、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专业构建了"四维联动"校企合作机制,整合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等4个自治区级示范专业资源,与静照文化传媒、五皇山农业科技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特色合作包括:
- 与亲子猫公司合作开展教育部1+X证书试点
- 联合蓝月亮教育集团开发"海丝文化""非遗传承"等主题研学路线
- 组织学生参与广西研学旅行赛项比赛等竞技平台
近三年累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陶艺研学""三娘湾白海豚观测"等23个实地项目,实现95%的实训课程企业参与度。
四、职业发展双通道
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旅行社及景区:担任研学计调、市场营销专员
- 文博机构:从事课程设计、活动策划
- 教育机构:承担综合实践教学指导
升学通道覆盖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5类管理学科,2024届毕业生专升本通过率达68%。专业通过"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使学生在广西研学导师人才库中占比达32%,凸显区域人才孵化器功能。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