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2008年正式创办以来,依托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学科基础,形成了以轻纺高分子材料和精细高分子材料为方向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通过“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模式,为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研发等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其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2024年考研录取率达38%,部分学生进入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
课程体系紧密围绕高分子材料产业链设计,基础课程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等。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功能材料开发实训,并依托扫描电子显微镜、凝胶渗透色谱仪等价值千万的仪器设备强化科研能力。课程设置突出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注重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师资团队由11名专职教师组成,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博士8人,多人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和省级教学竞赛奖项。团队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7项,在湖南省“互联网+”大赛中累计获奖23项。科研方向聚焦有机半导体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等前沿领域,与株洲时代新材、广东优巨等企业共建20余个实践基地,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路径。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全程:
- 低年级开展高分子材料认知实习,通过企业参观建立行业感知;
- 高年级进入广东优巨、湖南振辉管业等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参与实际产品开发;
- 毕业设计要求结合企业技术难题,近三年完成工业废渣建材资源化等技术转化12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0亿元。
毕业生在汽车工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表现突出,部分校友5年内成长为技术总监、研发骨干。职业发展路径涵盖材料工程师、工艺优化师、科研项目负责人等方向,就业单位包括海螺集团、中建西部建设等行业龙头企业。专业持续优化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和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湖南省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人才培养中的领先地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