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历经80余年的发展积淀,已成为我国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该专业源自1940年代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矿井通风安全方向,经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矿业学院等阶段传承,现已形成本硕博完整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体系。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A-学科(第四轮评估全国第三),其依托的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构建了以矿山安全为特色、多领域延伸的育人体系,在2025年校友会专业排名中更以全国第二的位次彰显学科实力。
课程体系凸显"通识+专业+行业"的交叉培养理念。核心课程包括:
- 安全学原理与安全系统工程构成理论基石
- 工程流体力学与防爆学原理夯实技术基础
- 安全管理学与安全经济学培养管理思维
- 矿山安全、建筑安全、化工安全等模块形成行业特色实践环节特别设置安全人机课程设计与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完成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训练。45学分的辅修课程体系更支持工科生转型为"会专业、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
师资力量汇聚国内顶尖学术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
- 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占比36.7%
- 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名师1人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构成领军梯队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发的系列胶体防灭火技术在全国40余个矿区应用,成功解放火区煤炭资源超3000万吨。
实验平台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大专业实验室包括:
- 国内最大的煤自然发火试验台(装煤量1.5吨)
- 国际领先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系统研发基地
-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与安全管理人因工程实验平台
- 建筑火灾与危险化学品管理虚拟仿真中心这些平台可支撑40余项教学实验,其自主研发的防灭火材料测试系统拥有国家专利,为神东、陕煤等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就业升学呈现"行业领军+跨界融合"的双轨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能源领域: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等
- 基建领域:中铁隧道集团、中建交通建设集团
- 政府监管:应急管理系统与安全评价机构近三年95%就业率背后,是注册安全工程师、消防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取优势。约30%毕业生进入安全科学与工程或资源与环境学科深造,形成"本专业纵向深耕+原专业横向拓展"的升学路径。
在学科建设层面,该专业通过"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实现持续突破:
- 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主导课程开发
- 实践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提供产业对接
- 科研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基础研究
- 成果转化: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推动技术落地这种科教融合机制,使其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新突破,稳居我国安全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