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立足财经类高校特色,强调数学理论与经济管理领域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兼具数理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于2021年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课程体系设计注重跨学科交叉,毕业生在金融、数据分析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下将从专业定位、课程结构、培养路径等多维度展开分析。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能运用数学建模、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等基础学科为核心,同时融入经济学、会计学等财经类课程,形成“数学+经济”的双主线架构。例如,运筹学和金融数学等课程直接对接金融量化分析需求,而Python语言与数据挖掘等工具类课程则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课程体系的特色体现在三个层次:
- 基础理论层:包括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等数学核心课程,夯实逻辑思维与抽象分析能力;
- 交叉融合层:设置数学建模、应用随机过程等课程,训练将数学工具应用于经济金融场景的能力;
- 实践拓展层:通过数值分析、数据挖掘等实操课程,提升编程实现与业务落地的综合素养。
在培养路径上,该专业采用“学术+职业”双导向模式。约10%的学生选择辅修会计学或金融学第二学位,通过跨学科课程增强财经领域的知识储备。学院与招商银行、维度统计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提供金融量化分析、大数据建模等实习岗位。同时,数学物理方法、现代优化理论等进阶课程为深造奠定基础,历届毕业生中约20%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名校攻读硕士。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集中在三类领域:
- 金融量化分析:在银行、证券机构从事风险评估与金融产品设计;
- 数据分析与建模:为电商、信息技术企业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
- 教育与科研:部分毕业生进入中学或研究机构从事数学教育及算法开发。据培养方案显示,学生需完成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环节,强化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的优势源于三大支撑:
- 学科交叉平台:依托统计与数学学院资源,与应用统计硕士点形成本硕联动培养体系;
- 师资力量:专职教师中61.5%具有高级职称,5人担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横跨数学与经济学科;
- 行业衔接机制:通过AACSB认证的商科教育资源,确保课程内容与金融科技前沿接轨。例如,金融数学概论等课程由兼具学术背景与行业经验的教师团队授课,案例多取材于真实金融市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