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中国—东盟合作的地缘优势,构建了一套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管理学学士学位为支撑,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数据分析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广西乃至全国输送适应跨境电商产业升级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框架
该专业聚焦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培养目标明确划分为三大方向:一是掌握现代商务基础与信息技术原理,二是精通平台运营、跨境物流、数字营销等核心技能,三是培养跨文化沟通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课程体系围绕“岗课赛证创”五维协同设计,例如《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对接1+X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跨境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融合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标准,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质无缝衔接。
二、核心课程与技能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强调模块化与实战性,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 商务基础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夯实跨境贸易规则认知;
- 技术应用模块:如《跨境支付与结算》《AI运营》,培养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工具运用能力;
- 视觉与营销模块:通过《数字营销》《视觉设计》课程,提升产品国际化包装与新媒体传播技能;
- 实践创新模块:依托《海外直播》《跨境网店运营》等课程,在商品信息采集中心和直播电商运营中心完成真实项目操作。
三、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学院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深度合作,构建“校中企”培养模式。例如,学生在大三阶段进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参与产教融合项目,在跨境电商孵化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岗位实训,接触东南亚市场开发、跨境供应链优化等真实业务。2024届56名学生在实训中完成200+跨境电商店铺运营案例,部分团队在Lazada、Shopee平台实现月均万元销售额,体现“教学-实践-创业”闭环培养成效。
四、师资力量与国际化资源
专业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0%,7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聘请东南亚电商企业高管担任产业导师。国际合作方面,与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开设泰语、越南语选修课程,学生可参与中越跨境直播大赛等实践活动。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90%,主要流向南宁跨境电商综试区企业及中国—东盟数字贸易港相关岗位。
五、硬件支撑与职业发展
学院投入1000余平方米实训场地,配备海外直播舱、3D商品建模实验室等前沿设施。学生可考取阿里巴巴国际站操盘官、亚马逊全球开店认证等行业资质,职业发展路径涵盖跨境电商运营经理(起薪6000-8000元)、跨境供应链分析师等岗位,部分毕业生依托崇左跨境保税物流中心开展创业,实现“学业-就业-产业”的区域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