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该校装备制造类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以培养具备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了“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实训资源,学生不仅能掌握行业前沿技术,还能在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上获得全面提升。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专业围绕驱动技术、总线控制技术及电气技术三大核心方向,构建了“基础理论+技能实训+职业拓展”的三维课程框架。核心课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气制图、单片机原理等,同时融入工厂供电、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等应用性内容。课程设计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学生掌握自动化工具、仪表的使用能力以及工业控制网络构建能力,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知识链。
二、实训资源与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依托校内外12个实训室和两个校内电气实训基地,覆盖电路板焊接、PLC编程、数控机床调试等关键技能。例如:
- 校内实训:开展电气控制及实训、电路板焊接实训等项目,通过仿真设备模拟工业场景;
- 校外实习:与哈尔滨三大动力、中航工业哈飞等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参与发电厂、变电站等真实场景的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
这种“校厂一体”的实训模式,使学生能直接接触行业最新设备和技术标准,强化现场问题解决能力。
三、职业能力与就业前景
毕业生需具备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供配电系统维护、技术改造等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培养强调安全用电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持续学习能力,例如通过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提升综合素质。就业方向涵盖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电力系统运维单位及智能制造领域,典型岗位包括电气工程师、自动化系统运维员等。数据显示,该校近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超95%,部分学生通过“专本衔接”升入本科院校,2023年专升本报录比达68%,为职业发展提供多元路径。
四、教学模式与创新特色
专业采用“四融通”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将课程内容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例如,电梯工程技术方向的学生需完成电梯智能监控、变频器调试等专项实训,并与上海三菱电梯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此外,专业鼓励学生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省级创新创业竞赛,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护理技能大赛、焊接技能大赛中屡获奖项,进一步验证了教学成果的实战价值。这种以赛促学、以产促教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行业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