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温州市首批重点建设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业三大特色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立足财经商贸大类,面向外贸产业链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通过分析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国际合作及就业面向等维度,可以全面了解该专业的核心优势。
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以外贸岗位能力为导向,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教学实施中强调“课赛证融合”,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学生竞争力:
- 职业证书:学生可考取单证员、报关员、外贸业务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 竞赛体系:组织学生参与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等,近三年获国家级特等奖、省级二等奖等20余项奖项;
- 实训项目:依托温州市跨境电商学院和心丝路产业学院,将企业真实业务引入课堂,开展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与师资配置
专业构建了“校企互培互管”的师资机制,形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
- 校内师资:100%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高级职称占比高,多数教师持有阿里巴巴跨境电商1+X证书考评员资格,并承担省级教改课题;
- 企业导师:引入亚马逊、eBay等平台运营专家驻校授课,开展真实账号操作培训,实现岗位技能与教学内容无缝对接;
- 科研转化:教师团队开发省级精品课程《外贸英语函电》,并获浙江省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教学成果。
国际合作与升学通道
专业通过“国际专本连读”项目拓展发展路径:
- 语言强化:自2016级起开设韩语课程,2023级新增俄语课程,为留学奠定语言基础;
- 院校合作:与韩国朝鲜大学、清州大学等建立专升本通道,学生可在大二后赴韩攻读本科,优秀毕业生如胡静已进入韩国国立釜山大学攻读硕士;
- 交换生计划:定期选拔学生参与台湾高校交流和韩国交换生项目,强化跨文化商务能力。
就业面向与创业支持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就业岗位涵盖外贸业务、国际物流、报关报检等领域。专业通过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提供全方位支持:
- 创业孵化:为创业团队提供场地、资金和导师资源,典型案例包括施杰创办的浙江碧源工程建筑有限公司;
- 产业对接:与温州慧翼网络科技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毕业即上岗”;
- 持续发展: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8%,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或海外深造。
该专业通过构建“语言+技能+证书”三维能力矩阵,培养既懂国际贸易规则又掌握跨境电商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产教融合的实践模式、国际化的升学路径以及真实的创业孵化环境,为区域外贸产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