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人文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吉林省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依托校企合作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自2019年获批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共建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等方式,构建了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培养路径。在近五年的发展中,专业建设成果显著,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成为东北地区大数据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强调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分析的双重学科基础,注重培养具备大数据应用系统设计、数据分析挖掘和跨领域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表现为:
- 掌握Hadoop、Spark等主流大数据技术框架
- 具备从数据采集(Flume)、存储(HDFS)到分析(机器学习)的全流程处理能力
- 形成自主性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职业发展素养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其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共建"大数据技术基础项目实践"等课程模块,采用真实企业案例开展教学;其二,设置三大培养方向——大数据平台运维、大数据计算分析、大数据开发,对应行业细分领域需求;其三,推行"百分百推荐就业"保障制度,依托合作企业资源建立就业直通车。这种"技术+实践+就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从理论认知到岗位胜任的过渡。
课程体系设计突出工学结合特征,主干课程包括:
- 基础理论模块: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科学编程语言(Python)
- 核心技术模块:Hbase分布式数据库、Spark编程、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 实践应用模块:大数据可视化、企业级Web开源框架技术(SSM)、大数据存储与处理项目实践通过阶梯式项目实践体系,学生需完成从单个技术验证到综合系统开发的进阶训练,例如在"大数据分析与编程项目实践"中,需独立完成电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系统的开发部署。
在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商、金融、医疗等领域从事大数据分析师、数据仓库工程师等岗位。据校方统计,近年毕业生平均起薪高于传统IT岗位30%,人才需求缺口持续扩大。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东软集团、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部分学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大数据警务技术工作。这种多元化的就业分布,印证了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对于有意报考的考生,需注意该专业在部分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以辽宁省为例,2023年招生要求物理类考生且不限再选科目。专业学费为每年25000元,学制四年,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数理基础与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校方提供认知实习、校企联合授课等特色培养环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多维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