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学院的工艺美术专业作为广西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定位,紧密对接文旅产业发展需求。该专业依托学校旅游学科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工学交替+模块化教学”培养体系,通过双导师工作室制和校企深度合作,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自1989年开设相关方向以来,已构建起涵盖旅游工艺品、首饰设计、家居饰品等细分领域的完整课程群,并配备纤维印染、金属工艺等六大实体工作室,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支撑。
课程体系:分阶段模块化培养
专业课程采用“一阶段三模块”架构。第一阶段(大一)注重基础能力培养,开设设计素描、三大构成、中国画等核心课程,夯实艺术表现与设计思维。第二阶段(大二至大四)通过双向选择进入细分方向:
- 旅游工艺品设计模块:聚焦纤维、陶艺、木雕等传统工艺与现代旅游产品融合,课程包括《旅游纪念品设计》《漆画工艺》等;
- 珠宝首饰设计模块:以玉石雕刻、现代银饰为核心,开设《玉石鉴定》《珐琅工艺研究》等特色课程;
- 家居饰品设计模块:侧重空间美学与材料创新,涵盖《软装饰品设计》《综合材料应用》等内容。所有模块均通过工作室项目制完成教学,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创新
专业推行“校企协同+项目驱动”育人机制。例如与台湾万钧集团共建的美葆翡翠首饰设计特色班,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学生参与从主题创作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与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联合指导,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300余项,申请专利12项。2022年学生作品更亮相北京国际设计周,展出金属工艺、玉石系列等42件作品,展现专业教学成果。
专业优势:资源与排名双突出
该专业在2023年全国应用型本科专业排名中位列第3名,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旅游纪念品设计》和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6.7%,包含2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5名省级大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2.2%。实验室配置覆盖金属锻造、3D打印等30余类先进设备,与桂林本地200余家文旅企业建立实习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实践平台。
就业前景:文旅产业精准对接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旅游工艺品研发、文创产品设计、家居软装等领域,就业率常年保持95%以上(据2023届就业报告)。典型就业单位包括景区文创部门、珠宝设计公司、工艺美术研究所等,部分学生进入北京工美集团、周大福等知名企业。专业还注重创业孵化,2020届毕业生周庆芳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人物”,其创立的民族工艺品品牌年营收超千万元,印证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