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山东省首批设立的本科专业,自201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通过整合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资源,形成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与"理工交叉"课程体系。该专业植根德州、面向全国,累计培养在校生346人,2023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突破97%,考研率接近20%,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3项。这种人才培养成效的背后,是专业建设的多维度创新。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取"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双轨并行的策略:
- 数学基础模块: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等课程占比40%,夯实数理逻辑根基
- 技术核心模块:涵盖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Python编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实操课程
- 交叉应用模块:设置数据采集与可视化、Web前端编程等复合型课程这种模块化设计既突出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又强化工程开发实践,形成"理论+实践"闭环。
师资建设方面,专业汇聚数学科学学院与青软实训企业导师双重资源。现有专任教师30人中,博士占比36.7%,教授5人,包括省级教学名师1人。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门,开发"大数据分析与综合应用"等校企共建课程。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实现企业工程师年均参与教学200课时以上。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大培养创新:
- 政校企协同:与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横向课题研发
- 五融合模式:将课程思政、校企联动、理实结合等要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竞赛驱动: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2023年参赛学生获奖率达67.57%
面向就业前景,专业毕业生在金融风控、医疗数据挖掘、智慧城市等领域展现竞争力。随着国家"数字中国"战略推进,5G与人工智能技术催生新岗位需求,该专业持续优化大数据存储与计算技术等前沿课程,毕业生薪资水平较传统IT专业高出15%-20%。德州学院正通过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2024年计划新增博士5人),强化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方向,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