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职业教育重点支持的新兴领域,积极响应“三孩”政策与社会托育服务需求,致力于培养兼具医学、教育、管理复合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该专业依托学前教育高水平专业群,融合多学科资源,通过“育护养管融合”培养模式,为托育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助力解决我国托育服务人才短缺的难题。
专业定位与核心特色
该专业以0-3岁婴幼儿养育照护与健康管理为核心,强调“会育、知护、善养、能管”四位一体的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对接托育机构、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等实际岗位需求,构建以卫生健康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与滁州市多家高级托育机构合作开发课程,推行“三线并进、保教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婴幼儿照护、早期教育与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
课程体系与能力塑造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两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营养与喂养等,奠定学生科学照护的理论基础;
- 核心技能课程:聚焦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实施、伤害预防与处理、家园共育等实操能力培养;
- 拓展课程:引入蒙特梭利托育环境创设、感觉统合训练等前沿内容,强化创新能力。实践环节通过托班课程实训、岗位实习等,将理论转化为真实场景中的照护与管理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采用“课、岗、证、赛”互融教学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如母婴护理师、幼儿照护中级证书)考核标准融入教学,同时通过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竞争力。例如,课程设置对接育婴师、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认证,确保学生毕业即具备行业准入资质。此外,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多维度发展,增强就业适应性。
教学资源与师资保障
专业拥有母婴护理实训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20余个实践平台,配备婴幼儿急救模拟设备、健康监测系统等先进设施。师资团队由学前教育、医学、心理学跨学科教师构成,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9.1%,硕士以上学历达63.6%,并聘请幼儿园园长、医院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同步更新。
就业前景与社会价值
毕业生可从事托育机构管理、婴幼儿健康照护、早教活动策划等岗位,覆盖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班级、妇幼保健机构、社区托育中心等领域。随着国家“十四五”每千人4.5个托位的政策目标推进,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薪资水平可达6-13k/月,资深管理人员可达1.2万以上。学院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与就业推荐机制,近三年学生技能大赛获奖超455项,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