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足西北地区,以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兼具传统设计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通过艺术学与设计学的双重学科支撑,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创新的完整培养路径。其课程设置覆盖平面设计、品牌传播、交互媒体等多个领域,同时依托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敦煌图案、西部民艺等特色内容,展现出鲜明的教学特色。以下将从培养方向、课程架构、实践体系及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复合型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艺商融合"为发展理念,设置平面设计与交互设计两个方向,形成"基础宽、专业专"的培养模式。主干课程包含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设计概论、平面设计史、敦煌图案与设计表达等课程夯实美学与文化认知;
- 专业技能:涵盖字体与版面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核心能力训练;
- 数字技术:UI设计、动效设计、手机APP开发等课程对接行业前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通过设计思维表达、品牌传播原理等课程强化创意转化能力,并在高年级设置企业形象设计(VI)、互动媒体设计等综合实践类课程,实现从理论到项目的贯通培养。
二、实践教学与创新平台建设
专业构建"坊-展-赛"三位一体实践体系,通过校内工作室与校外基地联动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 校企合作:与容和集团、朗道设计公司等共建实习基地,开展品牌全案设计、产品包装等项目实训;
- 学科竞赛:近五年获"挑战杯"全国三等奖、"互联网+"甘肃赛区银奖等20余项荣誉;
- 展览展示:定期举办砚湖创意市集、课程作品展,强化设计成果的市场检验。
特别在数字媒体领域,专业配备丝网印刷实验室、数字书法实验室等设施,结合商业插画、信息视觉化等课程,培养学生在动态视觉、交互界面等新兴领域的竞争力。
三、地域文化赋能与就业竞争力
依托陇东南工艺美术传承推广研究中心,专业将西部民艺图像符号融入教学,例如在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中运用敦煌纹样重构,在包装设计中整合甘肃非遗元素。这种文化基因+现代设计的模式,使毕业生在文创产业中具备差异化优势。近五年该专业平均就业率达93.98%,就业方向包括:
- 互联网科技公司的UI/UX设计师;
- 文化传媒机构的品牌策划与视觉设计师;
- 教育机构与自主创业领域。
此外,专业升学路径清晰,2023届毕业生中有学生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并有多人赴英国利兹大学、金斯顿大学深造,体现出国际化培养视野。
通过"理论+实践+文化"三维融合的培养策略,天水师范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建设为甘肃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位列前60名。对于渴望在传统与科技交汇处探索设计可能性的学生而言,这里提供了兼具地域特色与行业前瞻性的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