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专业之一,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通信工程以宽口径培养为特色,其研究范畴对标国际主流的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和ECE(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体系。该专业聚焦现代通信系统与信息服务的技术需求,强调电子电路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工具的融合应用,致力于构建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与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既具理论基础又重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该专业以通信设备制造、通信网络运营和互联网服务三大领域为导向,着力塑造具备创新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学生需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专业基础理论,同时通过移动通信系统、微波电路与天线等核心课程深化专业知识。为应对行业技术变革,课程体系中新增了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选修模块,并通过现代通信新技术系列讲座拓展行业视野。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体现了显著的产教融合特色。学院与中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设通信工程(嵌入式)方向,采用“3+1”培养模式——前三年完成校内理论学习与实验室科研训练,第四年进入企业开展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这种模式使学生能直接参与5G通信技术、ICT(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实际项目,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开发的课程还包含移动互联网开发、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等实操性内容。
从就业竞争力来看,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7.5%-98.36%,专业对口率超过90%。主要流向包括三大运营商、中兴通讯、浪潮集团等企业的通信设备研发、网络运维岗位,以及互联网服务开发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约30%-40%的毕业生选择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研究生,部分学生通过参与挑战杯、大唐杯等赛事获得国家级奖项,显著提升升学竞争力。
该专业的优势还体现在教学资源整合层面。作为江苏大学独立学院,京江学院共享母体高校的国家级实验室、260万册馆藏图书及工程训练中心,确保学生接触顶尖科研设备。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达62%,同时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这种资源配置使学生在通信网建设、设备开发等细分领域能获得更系统的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