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早期教育专业立足区域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博州唯一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该专业依托教育学院资源优势,紧密对接托育行业发展趋势,通过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平台拓展,培养具备婴幼儿照护、家庭教育指导等核心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专业建设注重融入产教融合理念,与44家疆内外企业建立合作,形成"校中园、园中校"的协同育人格局。
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该专业围绕0-3岁婴幼儿发展规律设置课程模块,构建"基础+核心+拓展"三级课程体系:
- 基础模块包含《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心理发展》等理论课程,强化学生对生命早期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
- 核心技能模块通过《亲子教育与家庭指导》《语言发展与指导》等课程,培养活动设计与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 实践拓展模块依托校内奥尔夫音乐教室、感统实训室等7类专项实训室,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师资力量:双师型团队支撑教学创新
专业教师团队形成"三元结构":
- 校本教师占比61.19%,其中硕士学历占比25%,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 湖北援疆教师作为技术后盾,引入东部地区先进教育理念
- 行业兼职教师占比33%,来自幼儿园园长、金牌育儿师等一线岗位,强化实操指导通过"送出去+引进来"培养机制,教师团队近三年主持完成10余项教改课题,开发《婴幼儿游戏设计》等校本教材4部。
就业导向:校企协同拓宽职业通道
专业实施"三对接"就业策略:
- 课程标准对接岗位需求:将托育机构教师能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 实训内容对接工作场景:在博乐市抱抱熊早教中心等基地开展轮岗实训
- 证书考核对接行业认证:组织学生考取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三年通过率达98%毕业生可胜任托育机构教师、早教培训师等岗位,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突破95%,部分优秀学生进入乌鲁木齐市示范性托育中心任职。
服务区域:产教融合助推行业发展
学院通过"双元育人"模式服务地方经济:
- 联合博州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开发《边疆地区多元文化早教课程资源包》
- 承接自治区"80·90"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开展育婴员培训500人次
- 在赛里木湖旅游学院设立"亲子旅游服务"实践基地,探索"教育+文旅"融合新路径这种将专业建设嵌入区域产业生态的做法,使人才培养有效支撑了博州"旅游兴州"战略下的托育服务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