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约进度的会计处理是新收入准则的核心内容之一,需根据履约义务是否满足某一时段内履行的条件,选择投入法或产出法计算进度,并分阶段完成成本归集、收入确认与成本结转。其核心逻辑是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通过合同履约成本科目归集履约资源投入,再按履约进度将成本与收入同步结转。以下是两类典型场景的会计分录处理:
一、某一时段内履约义务的会计处理
当合同满足持续提供服务(如建筑、装修)或客户持续取得并消耗利益时,需在履约过程中按进度确认收入。具体步骤如下:
归集合同履约成本
发生直接材料、人工等履约支出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
示例:建筑公司发生施工成本1600万元,归集至合同履约成本。计算履约进度
- 投入法(常用):履约进度=累计实际成本/预计总成本×100%
- 产出法:按完工量或里程碑节点比例计算
示例:总成本4000万元,已发生1600万元,进度40%。
确认收入与应收账款
按进度确认收入,并区分收款权状态:- 已取得收款权:借:应收账款
- 未取得收款权:借:合同资产
贷:主营业务收入(合同总价×履约进度)
示例:合同总价5000万元,确认收入2000万元(5000×40%)。
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预计总成本×履约进度)
贷:合同履约成本
示例:结转成本1600万元(4000×40%)。增值税处理(若适用)
按收入金额计提销项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示例:装修收入12.5万元,增值税1.125万元。
二、某一时点履约义务的会计处理
当履约义务在商品控制权转移时一次性完成(如产品销售),需在控制权转移时点确认收入:
发出商品并转移控制权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示例:销售商品收入95万元(考虑5%退货折让)。同步结转库存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示例:商品成本60万元全额结转。特殊场景:可变对价处理
若存在价格折让或退货可能,需按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确认收入。例如,合同标价100万元,估计折让5%,按95万元确认收入。
三、特殊科目与注意事项
合同结算科目
长期工程合同中,可通过合同结算科目过渡:- 确认收入时: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 结算价款时: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减值处理
若合同履约成本账面价值高于可变现净值(剩余对价-预计成本),需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资本化条件
仅当成本明确关联特定合同且预期产生经济利益时,可资本化并分期摊销。
通过上述三类场景的分录处理,可系统实现合同履约进度的收入与成本匹配。实务中需注意履约进度合理性评估、税会差异调整以及多履约义务的分摊(如设备销售与安装服务拆分),确保符合新收入准则的五步法模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