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重点专业,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以智慧城轨和新基建需求为导向,形成了"技术+管理"双线并行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围绕地铁、轻轨、市域快轨等七大轨道交通系统,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产教融合模式,将BIM技术、智能检测、无人机测绘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全流程,毕业生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取"基础+核心+拓展"三阶递进模式:
- 工程识图与CAD绘图奠定空间思维能力
- 轨道构造与施工强化结构认知
- 桥梁施工与BIM应用实现数字化建造
- 轨道几何形态检测引入智能运维技术专业核心课采用"项目化教学",例如在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地质勘探到支护设计的全流程模拟。
师资团队形成"三师协同"特色,24人团队中:
- 校企双聘教师占比33%(8人来自中铁等企业)
- 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3%
- 技能竞赛金牌导师5人团队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2项,开发连续式平整度仪操作规范等行业标准,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教师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无损检测一等奖2项。
实训体系配置2754.66㎡的智能化实训基地,形成"五室联动"教学场景:
- BIM建模中心配备达索三维设计平台
- 轨道检测室配置测量机器人和GNSS接收机
- 工程材料实验室配备电脑全自动抗折抗压试验机
- 无人机测绘工区开展三维实景建模
- 虚拟仿真中心还原地铁盾构施工场景
就业网络覆盖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施工管理类:中铁十八局隧道公司等央企的施工员岗位
- 智能检测类:重庆单轨交通公司的轨道几何形态检测岗
- 运维养护类:重庆轨道交通集团的线路检修技术岗
- 工程咨询类:参与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的BIM技术咨询。校企共建的"未来技术中心"更提供智能交通信号优化等前沿技术培训。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