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自2002年设立以来,依托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厚基础、重实践、显特色"为育人理念,通过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等平台,构建起涵盖本科到硕士的完整培养链条。在课程设置上深度融合资源环境特色,注重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金融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扩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理论实践双轮驱动
该专业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
- 基础理论模块:以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为核心教材,系统讲授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等基础理论
- 方法论模块:设置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使用戴维·安德森《商务与经济统计》等教材,培养学生运用Eviews等工具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
- 特色方向模块:开设资源经济学、能源金融等特色课程,结合学校在地质、能源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进行交叉培养
师资力量与研究特色
经济学专业拥有12人专职教师团队,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占比58%。研究团队聚焦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领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在《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教程》等教材编撰中融入环境经济研究成果。高辉教授团队在能源与环境政策评估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研究被SSCI期刊收录。
人才培养与升学通道
本科生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塑造,通过"三阶段复习法"强化专业基础:
- 基础阶段(3-6月):完成教材通读与课后习题
- 强化阶段(7-9月):专题突破与真题训练
- 冲刺阶段(10-12月):高频考点背诵与热点分析研究生教育设置应用经济学(学硕)和金融专硕两大方向,2025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79人。复试采用"笔试+综合面试"的考核方式,其中经济学原理笔试重点考察曼昆教材中的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政策等章节。
就业前景与发展空间
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2%,主要流向:
- 金融机构:占比35%(银行、证券、保险)
- 政府部门:占比28%(发改委、统计局)
- 企事业单位:占比22%(能源企业、咨询机构)
- 升学深造:占比15%(含本校推免)特色培养方向使毕业生在绿色金融、能源经济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部分校友已在碳交易市场、页岩气产业政策制定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