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立足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从基础技能到实战应用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对接行业需求、强化课程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具备广告设计、品牌策划、动态视觉设计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领先。
一、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明确聚焦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培养目标涵盖平面设计、电商视觉设计、短视频编导等新兴领域。其课程体系突出“市场意识”,通过引入插画设计、三维视觉表现、视频设计与制作等主干课程,实现知识技能与行业标准的无缝衔接。职业领域覆盖广告传播、传媒影视、品牌策划等方向,学生可胜任动态视觉设计项目实战等高复杂度岗位任务,体现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双重培养目标。
二、“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创新
专业教学采用“岗课产赛证”五维联动模式,形成独特优势:
- 课程改革:与阿里巴巴、水母智能等企业共建课程,引入AIGC技术和智能设计工具,开发《文化IP与文创产品设计》等前沿课程;
- 竞赛驱动: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超百项;
- 证书衔接:推行1+X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认证,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双向赋能。
三、产教协同的实践育人生态
专业构建了校企深度协同的育人平台:
- 校内实训基地:唯丝萌品牌开发中心等校内基地模拟广告公司真实场景;
- 校外合作网络:与九牧王、361°等2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 项目实战机制:通过商业广告设计项目,学生从市场调研到效果评估全程参与,近三年完成企业真实项目127项。这种“真题真做”模式使毕业生半年内岗位适应率达93%。
四、“课程思政+双创教育”的素养提升
专业将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融入教学全过程:
- 文化赋能设计:在《图形创意设计》等课程中挖掘闽南传统文化元素,强化文化自信;
- 双创能力培养:建立校内创业实训基地,配备AR/VR、大数据分析等智能设备,孵化学生创业团队14个;
- 职业精神塑造: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工匠精神讲座,培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突出。
五、动态优化的招生培养体系
专业实施分类招生与多元考核机制:
- 选考政策:2023年面向福建专科批投放历史类15人、物理类25人,选考科目“首选历史/物理,再选不限”;
- 弹性学制:分类考试中设置3年制与5年制培养路径,适应不同生源需求;
- 质量监控:运用教学管理平台实施“识岗·习岗·适岗·跟岗·顶岗”五阶能力追踪,建立多主体评价体系。2024年计划新增AIGC设计方向,进一步对接智能设计产业变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