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护理职业学院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立足国家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以"明德至善、精技笃行"为培养理念,构建了"医护教康养"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卫生、社会工作等康养保健行业,着力培育兼具健康管理、康复技术、机构运营等复合能力的"青春养老人",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认证标准,教学资源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集团优势,形成了"产教融合、虚实结合"的特色培养路径。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逻辑主线,涵盖四大模块:
- 医学基础模块包含人体解剖生理学、疾病学基础等课程,强化学生对老年常见病的基础认知
- 核心技能模块聚焦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康复适宜技术、沟通技巧等实操能力培养
- 管理拓展模块涉及养老机构运营、智慧养老系统应用等管理思维训练
- 人文素养模块融入护理伦理、老年社会工作等课程,塑造职业价值观
其中老年人健康评估实务课程引入国际认证标准,智慧+老年全周期照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3D仿真技术还原28种典型老年护理场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无缝转化。
实践教学模式采用"三阶递进"培养路径:
- 第一学年在9个专业实训室完成基础技能训练,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护、膳食保健等
- 第二学年进入校企共建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在光大百龄帮等知名养老机构进行岗位轮训
- 第三学年开展40周跟岗实习,要求参与至少3个典型案例的全程照护方案制定
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中通过率达86%以上,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3项。
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通道特征,毕业生主要流向三类领域:
- 技术岗位如老年护理师、康复治疗师,服务于三甲医院老年科或专业护理院
- 管理岗位包括养老机构运营主管、适老化产品开发经理,部分优秀毕业生2年内晋升为项目负责人
- 创新岗位涉足智慧养老系统研发、老年健康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
据2024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在长三角、成渝地区的医养结合型机构就业占比达74%,用人单位对专业素养满意度达92.3%。
教学支撑体系具备显著优势,师资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55.6%,"双师型"教师达83.3%,行业导师包含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等顶尖专家。校企合作方面,与105所医疗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开发了《老年沟通技巧情景模拟工作手册》等12本活页式教材。特别设立的沈军养老护理员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真实项目导入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适老化改造、银发旅游产品设计等实战项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