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以“艺术与技术并重”为核心理念,通过多元化的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培养具备综合艺术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下设广告与会展、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方向,拥有近百名专业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8人、研究生学历教师52人,形成了“平台+工作室”的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累计获奖200余项,就业率高达98%,专业对口率超80%,展现出强劲的行业竞争力。
在课程设置上,艺术设计专业构建了“基础+核心+技能”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如设计素描与装饰色彩,强化学生对形态与色彩的感知力;核心课程涵盖室内设计原理、品牌设计等,注重设计思维的开发;技能课程则通过3Dmax、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工具教学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为例,学生需完成AI视频制作、AR交互设计等项目,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如毕业作品《三星游蜀》以动画形式展现古蜀文明,体现了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导向。
教学模式上,学院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路径。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与实训基地,学生可参与真实商业设计案例。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通过赛事驱动,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竞赛,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战成果。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则依托施工图深化设计、软装设计等课程,对接建筑装饰行业需求,培养能胜任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等岗位的专项人才。这种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积累项目经验,缩短了职场适应周期。
实践成果方面,艺术设计专业以文化创意与区域特色为突破口,形成了鲜明的专业标签。2025届毕业设计展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品《川派盆景技艺数据可视化》通过信息图表呈现非遗技艺,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则以AI动画技术还原袁隆平“禾下乘凉梦”,展现了科技赋能艺术的潜力。此外,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聚焦乡村振兴,如《东林村稻蒜香》项目将农产品包装设计与地方文化IP结合,凸显了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定位。
就业前景上,学院通过“双师素质教师”团队与行业资源整合,为毕业生开辟多元职业路径。视觉艺术类人才可进入广告公司、影视制作机构担任平面设计师或影视编导,室内设计方向毕业生多在建筑装饰企业从事方案设计与施工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生则活跃于UI设计、游戏开发等领域。数据显示,毕业生起薪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部分进入房地产公司、文化项目管理岗位的学生,三年内晋升率超40%,印证了学院“进得去、站得稳、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