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是依托学校涉海特色和学科优势建设的本科专业,重点培养水路运输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广东省唯一以海洋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该专业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航运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工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国际航运和港口物流为核心的专业特色。2021年,该专业被列为校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工程教育认证培育专业,同时支撑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成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体现了学科建设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契合。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致力于塑造具有国际航运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围绕船舶运营管理、港口物流和多式联运三大模块展开,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航运经营与管理》《集装箱多式联运》《海商法与实务》等,同时强化航运英语电函和商务谈判等实践能力训练。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掌握船舶货运、港口装卸等工程技术,又具备物流供应链管理和国际商事法律等管理素养,契合现代航运业对“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校内建有交通运输综合实验室、船舶操纵模拟实验室等实践平台,其中广东省船舶智能化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省级科研平台。校企合作方面,与湛江港集团、华展物流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聘请行业骨干担任校外导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和实习实训。学生可通过以下路径提升实践能力:
- 实验室操作:在模拟航运场景中训练船舶调度与货物配载
- 企业实习:参与港口生产组织、国际货运代理等真实业务
- 科研项目:加入智能船舶、海事安全等领域的教师科研团队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航运公司、港口企业、国际货代机构及海事管理部门。根据2022年调研数据,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3分(满分5分),实际就业方向涵盖:
- 船舶经营管理与航运市场分析
- 进出口贸易单证操作与跨境物流
- 港口装卸工艺优化与智慧物流系统设计
- 海事保险理赔与航运纠纷处理
学科支持体系为该专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交通运输工程作为主干学科,与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管理等形成交叉支撑。2025年校友会专业排名显示,该专业位列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在广东省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教师团队包含具有远洋船长资历的学者,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工智能专项等2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案例。这种“双师型”师资配置,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