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省高职院校中较早开设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工学与美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5年招生以来,以培养产品外观造型设计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涵盖从基础理论到数字技术的全流程训练,并依托丰富的实训资源强化实践能力。其教学成果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表现突出,2025年安徽省专科院校专业排名位列第2位,展现出较强的专业竞争力。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采用"三维能力塑造"路径:
- 基础素养培育阶段通过设计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夯实美学基础
- 专业技能进阶阶段借助Rhino、KeyShot等三维建模软件实现数字化设计能力提升
- 综合实践应用阶段通过灯具制作、铁画锻造等真实项目训练产品转化能力。这种阶梯式培养体系使学生逐步掌握从创意构思到实物制作的完整设计链条。
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双核驱动"特色,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核心课程包括:
- 数字化设计模块:产品数位板设计表现技法、3DMAX建模等课程培养数字手绘与虚拟建模能力
- 实体制作模块:模型制作、材料工艺等课程训练实物转化技能。特别设置非遗传承课程群,涵盖铁画设计与制作、陶艺等传统工艺,学生在全国铁画锻制技艺大赛中屡获新秀奖。这种课程架构确保毕业生既能适应现代工业设计需求,又具备传统文化创新转化能力。
实践平台建设体现"产学联动"优势,配备三维打印、铁画工作室等8个专业实训室,与多家制造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学生通过"三阶段实训":
- 课内项目实训(灯具设计、家具制作)
- 学科竞赛实战(全国工业设计大赛等)
- 企业顶岗实习
形成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闭环。近年学生在省级以上设计赛事获奖率达37%,展现出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师资团队构建"双师双能"结构,专任教师中包含工艺美术大师、工程师等实践型师资,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学。这种配置使课堂教学始终紧跟行业前沿,例如在产品工学设计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承担企业真实设计项目,将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等实战要素融入教学。专业教师主持多项省级科研项目,研发成果直接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辐射特征,毕业生可从事产品造型设计、模型制作、包装设计等10余类岗位,就业单位涵盖设计公司、制造企业、文化创意机构等。特别在长三角地区家居用品、文创产品制造领域,毕业生因兼具审美素养与技术实操能力而备受青睐。数据显示,近三年该专业平均就业率达96%,对口就业率超82%,展现出良好的人才培养实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