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立足云南高原地域特色、服务地方水利建设的重点学科。该专业自2014年开设以来,依托云南城乡一体化及高原水网建设项目,聚焦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省级“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一学科建设成果不仅体现了其教学科研实力,也为学生提供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通道。
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以水文学、水资源工程、水环境科学为核心,开设《工程测量学》《水力学实验》《水资源工程勘察》等课程,结合云南高原水库湖泊的独特地理条件,强化高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的实践教学。学生需掌握水利学科基本理论,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参与实际工程案例,例如云南滇池、洱海等湖泊的生态保护规划,培养解决复杂水文问题的能力。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现有18名教职工,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10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学团队涵盖水文模拟、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如高原湖泊富营养化防治、跨境河流水资源调配等课题,为教学注入前沿科研成果。此外,专业与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共享云南省重点学科资源,提升学术竞争力。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工程师技能训练,采用“校内学习+企业实习”的“3+1”培养模式。学生在大四阶段进入水利设计院、环保机构或水务公司实习,参与如城市水务系统优化、高原湿地保护工程等项目。例如,云南农业大学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合作的中外办学项目,虽未直接涉及水文专业,但其“双学位”模式为同类工程学科提供了国际化培养经验。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水利、环保、能源、交通等行业,从事水文勘测、水资源规划、水生态修复等技术或管理工作。云南作为全国水资源大省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高原湖泊治理和跨境河流管理领域,毕业生可通过公务员考试、科研机构招聘或企业技术岗位实现多元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