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近年来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展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平台搭建、校企协同育人等多维度举措,逐步形成服务南疆网络安全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信息网络安全学院与新疆政法学院的交流中,塔大强调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验室建设提升专业水平,2025年更投入630万元建设国产化超融合云平台,为教学科研提供数字化底座。这种“软硬结合”的发展路径,既呼应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又扎根边疆实际需求。
在学科建设方面,塔里木大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贯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于2024年新增408统考科目,通过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等核心课程的系统重构,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同时依托网络安全实验室,构建涵盖设备采购、攻防演练、系统运维的实践教学链条,刘樵院长在实验室参观中特别强调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设备管理的规范性。课程体系设计上,邬欢欢院长提出需紧扣国产化趋势和区域产业需求,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安全等前沿内容融入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三个层面:
- 校企联合培养:网络安全学院与安恒信息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实战教学模块开发和实习岗位定制,将企业级攻防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
- 校际协同发展: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网络安全万里行”科普活动,共享实验平台与课程资源,强化学生跨区域协作能力
- 社会服务融合: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网络素养提升工程,在图木舒克市等地进行法律宣传与技能培训,使教学成果直接服务基层网络安全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贯穿培养全过程。朱夺宝书记提出的“既红又专”育人理念,在2020年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中具象化为“胡杨精神”浸润式教育——通过屯垦纪念馆参观、网络安全法治宣传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扎根边疆的使命意识。这种将兵团精神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模式,使毕业生在网络安全岗位中展现出更强的责任担当。
在科研支撑体系方面,塔里木大学正构建“云-端-边”协同的基础设施架构。2025年启动的虚拟化云平台项目,通过整合各院系信息化资源,形成支持教学仿真、攻防演练、数据安全研究的共享平台。该平台与和墨洛产业园的合作形成联动,在智慧农业、产业数字化等领域开辟垂直行业安全研究新方向,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产业场景。这种“平台+场景”的科研模式,使学术研究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