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2011年招生以来,始终以“强化专业基础、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创新应用能力”为原则,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与计算机技术交叉学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依托经济管理学院资源,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力量及发展成果五方面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及信息化工程部署等核心能力。毕业生需具备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工作的综合素质,并设定毕业五年内成长为信息系统架构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职业目标。这一目标体系既强调专业技能的实践性,也注重国际视野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双语教学和国际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竞争力。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交叉学科特性,主干课程包括:
- 管理学原理与经济学基础构建学科理论框架
-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夯实计算机技术基础
- 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大数据管理等前沿课程强化应用能力
- 运筹学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培养系统化思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课程内容持续融入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并通过校企联合课程设计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动态衔接。
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实验室+企业基地+竞赛平台”三维支撑结构:
- 校内实验室:建有信息管理实验室、电子商务OTO实验室、直播运营一体化实验室等7个专项实践平台,配备粤嵌众创空间支持创新创业项目
- 校外基地:与京东物流、陕西智讯云计算等2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开展根植地方行动计划,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运营
- 赛事驱动: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等赛事,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21项,实现“以赛促学”
师资团队呈现“高学历、双师型、国际化”特点:
- 专任教师13人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占比69%
- 博士学历教师5人(含在读),70%具有双师型资格
- 3名教师具有日本、韩国留学经历,1人具美国访学背景
- 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累计获省级奖项4项,展现突出的教学创新能力
专业建设成效体现在“就业质量+学术成果”双维度:
- 毕业生就业领域覆盖信息技术咨询、电子商务运营、大数据管理等方向,部分考取匈牙利佩奇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海外名校研究生
- 近五年教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发表SCI/EI论文17篇,组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团队等3个科研平台,科研经费累计超200万元
- 与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等建立“2+2双学位”联合培养机制,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