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院的小学教育(师范类)专业立足边疆地区教育需求,通过系统化课程设置与特色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小学及相关教育机构输送具备多学科教学能力和实践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以“明德笃学励志求真”为育人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近年来通过教学竞赛、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下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路径等维度解析其专业建设特点。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一主教四兼教”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主教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的深度教学能力,同时具备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兼教学科的基础授课技能。这种“1+4”多学科融合模式旨在适应小学全科教师岗位需求,尤其注重培养扎根边疆基层的教育情怀。毕业生既可从事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也能通过考研向教育研究领域发展,形成“教学-管理-研究”多元化职业路径。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师范性与实践性并重”原则,核心课程包括:
- 学科基础模块: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基础英语
- 教育理论模块: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
- 教学技能模块:现代教育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班队管理实践
- 研究方法模块: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反思专题。通过“全程实践”培养链条,将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技能竞赛等环节融入四年学习周期。
实践教学环节依托18个专业实验室展开,包括沙盘实训室、微格教室、语言技能实训室等特色空间。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作为重要实践平台,通过模拟上课、即席演讲等环节检验教学能力。2024年举办的第二届竞赛覆盖4个组别51名选手,重点考察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板书呈现等核心能力,形成“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专业特色体现在“边疆服务导向”与“创新能力培养”双轨并行。通过“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模式,既强化传统师范技能,又引入俄罗斯边境地区教育比较研究等特色内容。师资队伍中教授占比20%、副教授占比17%,形成以中青年为主的教学科研梯队。近年来建设的省级一流课程和精品在线课程,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在招生培养方面,该专业采取文理兼收策略,2023年物理类招生学费为3000元/年,凸显公办院校的性价比优势。河北省等省外招生计划显示,其培养规模稳定在年招110人左右,在校生达461人(2025年数据)。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黑龙江省及边境地区小学,部分通过“特岗教师计划”充实乡村教育力量,形成鲜明的区域人才培养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