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新闻采编与制作(媒体资产管理)专业立足融媒体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内容生产+技术应用"的双轮驱动模式,培养具备全媒体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被列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依托北京市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构建起覆盖选题策划、内容制作、数字资产管理的全链条培养体系。专业建设获得中央财政专项支持,配备虚拟演播室、苹果机房、后期制作实训室等先进设施,形成"校内策采编发+校外实战演练"的特色教学模式。
一、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
本专业以"互联网思维+媒介融合"为核心,设置三大能力模块:
- 融媒体内容生产: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数字编辑实务》等课程,强化选题挖掘、多形态内容创作能力
- 数字技术应用:《视频剪辑技术》《新媒体运营》等课程侧重H5开发、音视频制作、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训练
- 资产管理能力:引入《媒体策划》《数字资产管理实务》等特色课程,培养内容库建设、版权管理、价值挖掘等专项技能
课程设置注重"项目制教学",如《融媒体策划》课程要求完成从用户画像分析到传播效果评估的完整项目报告,将SWOT分析、A/B测试等专业工具融入教学实践。
二、实训资源与能力支撑
专业构建"三位一体"实践平台:
- 校内实训基地:包括符合行业标准的融媒体中心,配备:
- 4K虚拟演播系统
- 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专业套件
- 新媒体数据监测平台
- 校外合作基地:与新浪、网易、中青网等建立"轮岗实训"机制,学生可参与:
- 网络专题策划
- 短视频账号运营
- 舆情分析报告撰写
- 技能认证体系:推行"课证融通",学生可考取:
- 新媒体编辑(中级)
- 自媒体运营师
- 媒体融合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企业+媒体"三大领域:
- 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承担宣传干事、舆情分析师等角色,负责:
- 政务新媒体矩阵管理
- 新闻发布会内容策划
- 可视化年度报告制作
- 互联网公司:在字节跳动、快手等平台担任:
- 内容产品经理
- 用户运营专员
- 品牌传播顾问
- 传统媒体转型机构:如新京报"我们视频"、央视网新媒体中心,从事:
- 融合新闻报道
- 数据新闻制作
- IP内容二次开发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T型结构",既有垂直领域的专业技能深化(如短视频导演),也可向跨平台运营管理岗位延伸。近五年该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部分毕业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接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深造。
四、行业趋势与专业优势
面对"Z世代内容消费升级",专业建设突出三大前瞻性:
- 智能化工具应用:引入AI写作辅助系统、智能剪辑软件,训练学生人机协作能力
- 元宇宙内容开发:在虚拟数字人制作、NFT数字藏品设计等前沿领域开展教学实验
-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字节跳动共建"青年创作者实验室",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
专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双师型"师资团队,教师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院校,兼具学术研究深度与行业实战经验。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大赛等奖项23项,形成"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该专业通过"内容价值化、运营数据化、传播智能化"的培养理念,构建起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体系。从选题策划到资产沉淀的全流程训练,使毕业生既能快速适应新媒体岗位需求,又具备数字内容长效管理的战略思维,在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展现出独特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