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务会计教育(师范)专业如何实现“双师型”人才培养?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财务会计教育(师范)专业以培养兼具财会实践能力与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双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广东“新师范”建设需求。该专业通过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三维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并在广东省内同类专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师资与财会专才的双重定位
该专业立足“双师型”定位,旨在培养师德高尚、技能娴熟的职业教育教师,要求学生在掌握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等核心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等课程,强化师范技能,确保毕业生既能胜任中职学校财会课程教学,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实务工作。
课程体系:三性融合的模块化设计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的协同发展:
- 学术性模块:构建“会计+审计+财务”一体化知识框架,通过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提升专业理论深度,辅以典型案例教学和前沿学术讲座深化应用能力。
- 职业性模块:实现学历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如CPA)无缝衔接,设置岗位角色扮演、企业项目实践等实训环节,培养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执业能力。
- 师范性模块:强化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训练,定期举办师范生技能竞赛,并邀请中职骨干教师开展课程设计专题讲座,提升教学实战水平。
专业特色:认证优势与数智化转型实践
作为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通过专业,其学生在校期间可自主组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显著降低职业准入门槛。同时,专业积极推动数智化转型,例如组织学生赴慕思公司开展研学,接触智能生产系统与财务BP实践,将Python大数据分析、财税大数据决策等课程融入培养方案,构建“财经+人工智能”跨学科特色。
就业前景:多元通道与区域竞争力
毕业生主要流向三类领域:
- 职业教育领域:中高职院校财会教师岗位,依托师范技能认证优势占据竞争力。
- 企业实务领域: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财务部门,受益于职业资格衔接课程缩短从业适应期。
- 教育研发领域:参与财经课程开发或教育机构教研,发挥教学设计与学科融合能力。广东省内数据显示,该专业近年录取分数线稳定在500分以上,在同类院校中位列第一梯队。
通过“知识-能力-素质”螺旋式培养机制,该专业有效解决了传统师范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其“双证融通”(学位证+职业资格证)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