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安徽省高峰学科核心培养方向,采用五年本科教育与三年专业硕士教育贯通式培养模式。该专业自2018年首次招生以来,依托教育部新安医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构建了中医经典传承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学生通过系统性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最终可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并同步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临床+科研”双轮驱动的职业发展路径。
一、贯通式培养体系
本专业采用“5+3”一体化模式,前五年聚焦本科阶段核心课程,后三年衔接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需完成三个阶段目标:
- 本科基础强化: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温病学》等经典课程,夯实中医辨证思维基础;
- 临床能力提升:通过中医内科学、外科学及西医诊断学等课程,培养临床诊疗技能;
- 科研与规培整合:研究生阶段进入医院轮岗实践,同时开展科研课题,实现“会看病、能研究”的双重能力。
二、课程体系与学科优势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中医经典传承与学科交叉融合:
- 核心理论模块:包括《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强化中医理论框架;
- 临床技能模块:涵盖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及急诊学,注重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
- 新安医学特色:开设《新安医学导论》《新安医学医案选读》等方向课程,挖掘地域医学文化资源。
学科支撑方面,该校中医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19个国家与省级重点专科,为科研创新提供平台保障。
三、培养目标与职业发展
该专业以“能看病、会看病”为核心理念,培养兼具临床诊疗能力与科研创新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 职业定位:毕业生主要进入省市级医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目标岗位包括中医师、科研骨干等;
- 竞争力优势:通过规培证书与硕士学位“双证合一”,缩短职业成长周期,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
- 国际化视野:部分课程强化英语教学,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或海外执业奠定基础。
四、实践平台与学术资源
学生可依托三大实践平台提升综合素养:
- 临床实训中心:配备模拟诊疗系统与标准化病人,强化辨证施治能力;
- 新安医学文化馆:通过古籍文献与医案数字化资源,深化地域医学研究;
- 校际合作网络: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研习,拓展学术视野。
五、数据指标与学科地位
- 师资力量:学院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2.3%;
- 学科排名:中医学一级学科为安徽省高峰学科,临床重点专科数量达19个;
- 教学成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入选国家首批一流课程,教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6项。
该专业通过“经典+临床+科研”三维培养体系,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中医核心素养,更以“5+3”贯通模式解决了传统医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其深度融合新安医学特色的课程设计,以及住院医师规培与硕士教育的无缝衔接,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范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