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自1993年创办以来,历经近30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该专业以培养兼具学术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宽基础、强实践、擅应用、重创新”的特色培养模式,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平台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
专业课程体系以水污染控制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的知识框架。水分析化学、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等主干课程夯实学科基础,同时融入智慧水务、现代水业认知与探索等新工科课程,强化数字化技术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占比突出,包括水处理工程实验、BIM软件建模等实训项目,以及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师资团队汇聚了一批行业领军人才,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85.7%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张学洪教授领衔的水污染控制国家级教学团队,曾鸿鹄教授主导的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研生态。
教学资源方面,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配备原子吸收分析仪、TOC检测系统等精密仪器。与南宁建宁水务集团等企业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现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近五年学生获全国给排水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奖5篇,在“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12项,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
学科建设深度对接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聚焦水资源保护、城市水系统优化等方向。依托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岩溶地区水安全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4项,发表SCI/EI论文160余篇。专业与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毕业生升学率逐年攀升至11%,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多数进入规划设计院、环保科技企业等核心岗位。
作为广西唯一拥有市政工程硕士点的给排水专业,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国际学历互认,二是构建“课程-竞赛-项目”三级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三是形成“教学名师+行业专家”的双导师制。2019年该专业跻身中国大学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前20强,2020年校友会排名全国第10位,彰显出广泛的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