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立足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精于服务、长于营销、善于理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院财会金融系50多年的办学积淀,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拥有国内领先的实训设施和校企合作资源,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位居全院前列。其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和职业发展三个维度,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生态。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涵盖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会计基础与实务等,注重理论框架的搭建;专业核心课程则聚焦实操能力培养,例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信贷实务和金融大数据处理,强化金融机构一线业务处理能力。此外,课程设置还融入金融科技概论等前沿内容,对接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为适应“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金融智能投顾等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依托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实训中心和现代金融综合实训中心,学生可完成从单科实训到跨岗仿真的全流程训练。例如:
- 金融服务礼仪仿真实训:模拟银行、证券机构真实服务场景;
- 金融职业技能专项训练:包括货币反假、点钞、传票录入等基础技能;
- 岗位实习直通车:与日照银行等20余家企业合作,提供信贷业务处理、理财方案设计等实战机会。这种“校中企、企中校”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具备直接上岗能力。
从职业发展角度看,毕业生主要面向银行服务、证券服务等岗位群,初始就业岗位包括综合柜员、金融数据录入员,未来可晋升为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等管理岗。专业还与新道科技等行业龙头共建人才培养生态系统,通过订单班、特色班定向输送人才。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连续四年斩获河北省银行业务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印证了其教学成果。对于希望学历提升的学生,可通过高职本科(金融管理)或普通本科(金融学、投资学)实现衔接。
专业建设中体现的产教融合理念,使其在同类院校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例如与网中网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纳税实务》教材,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通过智慧金融教学平台整合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资源,打造“理论—实训—创新”闭环培养体系。这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了人才培养与市场岗位能力要求的高度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