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立足文化艺术产业需求,以“传统文化振兴”和“非遗保护”为理念,构建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致力于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依托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校企合作平台,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工艺技法,还能在非遗传承、文创开发等领域开拓职业路径。
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职业面向涵盖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文创产品开发、工艺品营销管理等岗位群。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个层次:
- 基础课程包括《造型基础》《装饰基础》《中外工艺美术史》,夯实学生的美学理论与文化认知;
- 核心课程聚焦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如《传统纹样》《非遗与文创设计开发》《数字图形》,强化材料运用能力和数字化设计技能。通过“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企业实战训练),学生可在华为智慧教室、艺术设计展厅等场景中完成编织、雕刻等工艺实训。
非遗传承与师资力量
专业深度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聘请20余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如刘延山(北方民俗剪纸传承人)、封伟伟(莱西封氏玉雕传承人),形成“双师型教师+非遗大师”的师资梯队。教学特色体现为:
- 特色学徒制:通过大师工作室手把手传授剪纸、泥塑、木雕等传统工艺;
- 校企协同育人:与青岛魅羽工艺品公司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项目实战,开发“凤鸟梳镜”等文创产品;
- 国际化视野:与海宁剪纸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推动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与国际传播。
实践创新与就业前景
专业强调“以赛促学”,近四年学生获国际奖项20余项、国家级奖项9项,例如在英国BBC青年音乐家大奖赛中斩获佳绩。毕业生可在工艺美术企业、博物馆、文化创意公司从事设计、保护、营销等工作,或通过“3+2”衔接通道升读工艺美术本科专业。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该专业在非遗产业化、文旅融合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就业潜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