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凭借鲜明的行业定位和前沿技术融合,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亮点。该专业立足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下从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及就业前景等多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与智能运维两大方向,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化工厂和新型智能化生产线需求的操作技术人才。学生需掌握生产制造与检修维护的核心技能,未来可从事轨道车辆智能化生产、智能运维等岗位。例如,通过工业机器人和数字化工厂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智能制造技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满足中车集团等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设计紧密贴合行业技术迭代,分为智能制造与智能运维两大模块:
- 智能制造方向的核心课程包括《城轨车辆智能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等,强化学生对智能装备与工艺的掌握;
- 智能运维方向则开设《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联调联试技术》《城轨车辆智能检测技术》等课程,覆盖车辆调试、故障诊断等全流程技术。这种课程结构既夯实了学生的机械与电气基础,又融入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确保知识体系的先进性。
师资团队的多元构成是该专业的重要竞争力。教师队伍包含8名专职教师,其中博士3名、高级职称教师3名,并引入中车集团产业教授2名,形成“学术+产业”双导师制。团队曾获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斩获2023年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此外,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科技副总等高水平人才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建设的行业适配性。
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凸显产教融合特色。学院建有国家级动车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和江苏省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实训基地,配备全真高铁站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设施。学生可通过校企共建的数字化工厂实训项目,完成从零部件加工到整车装配的完整流程操作。例如,在城轨车辆制动系统装调技术实训中,学生需运用智能检测设备进行精度调试,强化对无人驾驶列车联调联试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力。
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具有显著行业优势。毕业生主要流向中车集团、各地地铁公司及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从事智能生产线管理、车辆运维技术等岗位。数据显示,近五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8%,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学生入职3-5年即成长为技术骨干。提前招生计划显示,该专业2025年招收30人,学费为5300元/年,招生要求强调无色盲色弱且更适合男生报考。对于有意向的考生,建议重点提升机械制图、电气控制等基础技能,并关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以增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