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足数字经济时代需求,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传统财会教育体系。该专业依托学院50余年财经教育积淀,构建了"精核算、懂管理、知金融"的三维人才培养目标,通过1+X证书制度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掌握智能财税、财务共享等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河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其课程体系既涵盖传统会计核心课程,又引入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前沿模块,形成独具特色的智能化教学矩阵。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构建了"基础+核心+拓展"的阶梯式课程体系: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经济学原理》《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等数字化思维培养课程
- 核心课程聚焦《企业财务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化操作能力训练
- 拓展模块通过《财务共享服务》等课程强化业财融合能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智能财税》课程采用真实企业案例教学,学生通过云财税平台完成从票据识别到税务申报的全流程实训,这种"做中学"模式使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30%。
专业实施"双师型"师资培养工程,组建了包含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的20人教学团队,其中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占比达65%。教师团队开发了《VBSE成本会计》等国家级在线课程,并指导学生连续四年蝉联河北省银行业务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校企共建的"慧管家会计公司"入驻校园众创空间,企业导师定期开展真实账目训练,实现教学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
实训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
- 基础技能层:会计分岗位实训室完成手工账务处理
- 综合应用层:VBSE虚拟商业环境模拟企业全业务流程
- 创新实践层:ARE虚拟仿真中心开展财务决策沙盘演练占地2000㎡的数智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配备区块链金融平台等7大实践平台,其中智能财税共享实验室引入金蝶云星空等企业级系统,学生可操作千万级企业真实数据。
就业网络覆盖京津冀地区200余家合作企业,毕业生在财务机器人操作员等新兴岗位就业率超98%。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毕业3年内获得中级会计师资格的比例达42%,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通过"订单班"培养模式,与北京京北方等企业建立人才直输通道,实现实习即就业的良性循环。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