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开设水利工程专业的专科院校,其专业建设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该专业源于1958年赤峰农牧学校水利系,2021年更名为乡村建设与水利工程系,形成了"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能检测、强预算、通BIM"的六维培养标准。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与模块化课程体系,致力于为基层水利行业输送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以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为核心,聚焦农田节水灌溉、河道生态治理、乡镇供排水三大方向。课程设置分为四类:专业基础课程(水利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水工建筑材料)夯实技术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水工建筑物、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BIM建模及应用)强化核心技能;专业拓展课程(无人机操控、建设工程法规)拓展职业边界;综合实训课程通过水利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等实训项目实现理实融合。特别引入的无人机测绘技术,使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形成创新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校内实训+企业实战"双轨机制。校内拥有数字成图实训室、BIM技术实训室和施工综合实训场,重点培养工程制图、施工放样等基础能力。校外与内蒙古龙泽节水灌溉科技公司、华水水利工程设计公司等15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可参与河道治理、农村供水等真实项目,掌握水利工程造价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实战技能。实习期间实行"师带徒"模式,由企业工程师直接指导技术操作,确保岗位适应能力。
职业发展通道呈现阶梯式特征。毕业生可考取施工员、质量员等7类"员级"岗位证书,从事基层技术工作;工作5年后可报考二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向项目管理岗位转型。就业数据显示,85%毕业生进入水利工程施工、农业灌溉企业,主要承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技术工作。部分优秀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深造,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闭环。
该专业的教学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BIM技术贯穿课程体系,实现从二维图纸到三维建模的技术升级;二是开发"水利工程+无人机"复合课程,培养新型测绘技术人才;三是建立工程造价技能大师工作室,由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标准制定。这些举措使人才培养更贴合智慧水利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应用型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