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该校的王牌学科,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和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优势专业的建设背景,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空气动力装备技术为突破口,与地方产业紧密联动,构建了覆盖机械设计、数控加工、智能制造的完整学科生态。近年来,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0%左右,2021届更是达到51%,培养出大批进入985/211高校深造的优秀学子。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创新性地推行“全程交互式”工程教育理念,通过校企协同构建了独特的教学体系:
- 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整合实验课程、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环节,形成能力贯穿的培养链路
- 双师型师资建设: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54.5%,引入企业导师形成“共引共育”机制
- 国际化培养路径:与德国等国家建立技术实习合作,强化跨文化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突出交叉学科融合,核心模块包括:
- 基础理论层:工程图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传统工科课程
- 智能技术层:机器人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基础、自动化制造系统
- 特色方向层:空气动力装备设计、数控加工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特别设置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两大方向模块,使学生既能掌握传统机械设计技能,又能对接智能制造前沿需求。
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效显著,拥有:
- 省级重点实验室(空气动力装备技术)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50家校外实习基地和3个校内实训中心通过挑战杯、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20余项学科竞赛,学生年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超百项。2023年毕业生在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领域就业率达92%,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该专业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具体表现为:
- 平台共建:与浙江省衢州空气动力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联动开发实训项目
- 课程共创:企业参与制定《数控技术》《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等课程标准
- 人才共育:实施“3+1”校企联合培养,最后一学年进入合作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解决现代工程领域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尤其在产品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方向形成核心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