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职业本科试点院校,其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专业紧密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依托海事学院的资源优势,构建了涵盖国际航运管理、危险品运输、海上应急搜救等领域的教学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在技能型专业排名中连续位列全国前列。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技并修",要求学生掌握海事管理、船舶安全管理、VTS值班等核心技能,同时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核心+实践"的三维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船员基本安全》《海事公约与法规》等,夯实法律意识和安全规范认知
- 核心课程聚焦《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危险品运输管理》等实战领域,融入HSE管理体系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 实践模块通过航海模拟器训练、集装箱装箱检查等实训项目,强化船载危险货物申报、海上搜救协调等岗位技能。
专业依托海南省规模最大航海培训基地,拥有无限航区船长/轮机长培训资质和9类适任证书培训资质。校内配备航海技术实验室、GMDSS模拟系统等价值3.27亿元的实训设备,与海南海事局共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实践基地,形成"教室+实验室+实船"的立体化培养场景。师资队伍中既有入选全国双师型教师典型案例的教授,也有具备远洋航行经验的高级船长,双师型教师占比超50%。
在职业发展方面,毕业生可考取《基本安全》《船载危险货物申报与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方向涵盖国际货运代理、港口物流管理、VTS值班等岗位。数据显示,学校累计培养3600名航海类人才,承接3.4万人次船员培训,毕业生在邮轮服务管理、船舶代理等领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部分优秀学员已成长为高级物流职业经理和国际化港口调度主管。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方面:
- 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现代学徒制与中远海运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 "学历+证书"双轨培养,课程内容对接《STCW国际公约》最新标准
- "一带一路"区位优势,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开展国际船舶代理特色教学。这些优势使其在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蝉联全国技能型专业榜首,成为我国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