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作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领域,立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掌握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三年学制和6000元/年的学费标准,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并与京东方、富智康等龙头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形成"双元育人"模式。通过分析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平台等维度,可全面了解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培养目标层面,专业聚焦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培养具备智能制造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业数据采集与可视化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拓展"三维架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奠定电子控制与编程基础;核心课程覆盖《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设计及仿真》等前沿领域,强化智能装备集成能力;选修模块设置《变频调速与伺服驱动技术》等课程,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大特色:
- 校内建成智能制造虚拟调试与数字孪生实训系统等14个实训基地,包含中央财政支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
- 校外与发那科、汇川技术等共建27个实践基地,开展顶岗实习
- 实施"课程设计+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进阶培养,近五年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
校企合作方面形成"名企引领+多元协同"格局:
- 与海尔集团、沈阳新松机器人等建立就业直通车
- 推行现代学徒制班,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 共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等课程教学
就业竞争力体现在三方面优势:就业率连续保持99%以上,毕业生进入大华技术、核电站等优质单位用人单位满意度全省第一,2022-2023届培养质量综合评价位列榜首构建"技能大赛获奖-专升本-名企就业"多元发展通道,优秀学生可升入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教师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学生杨佳鑫等代表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斩获铜奖,印证了"以赛促学"培养模式的成效。随着金平果排行榜全国四连冠的行业认可度提升,该专业正成为闽北地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高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