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苏州大学开设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学制四年,毕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苏州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与目标此专业融合材料科学、纺织工程、化学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致力于造就全面发展,掌握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使其能在中外企业等单位从事多种相关工作。

二、课程构成专业的主要课程涵盖多个领域,有有机化学、电工电子学等基础学科,还有纺织材料学、非织造学等专业学科。此外,像企业经营与管理、计算机语言等课程也被包含在内,同时设有第二外语课程,力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专业独特之处苏州大学该专业重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程紧跟行业发展的走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学校具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与科研平台,构建了优良的学习与研究氛围。并且,与不少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关系,给学生带来充足的实习与就业机遇。

四、就业方向与升学情况毕业生能够在各类中外企业、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市场营销、贸易与检测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2011届中有20.7%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五、整体优势苏州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有着完备的课程体系、先进的实验设施和广泛的校企合作。这为学子们打造了全面的教育和成长平台,毕业生不但有坚实的专业素养,还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与继续深造的可能,无疑是该领域人才培养的优质选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广东揭阳小学文凭能否学历提升?自考报名流程是啥?
下一篇:实时扣税入账的会计分录应如何正确处理?

热门推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上海市两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另一所为东华大学),其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了"材料与工程结合、功能与应用并重"的特色。该专业依托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了以现代非织造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尤其在功能性材料开发与产业化应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以下将从课程架构、实践平台、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核心围绕非织造材料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评论  3周前

苏州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苏州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优势,构建了"材料科学-工程技术-产业应用"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于2005年由教育部基于行业急需人才设立,2023年江苏理科本科一批招生规模为2人,学费为6380元/年。毕业生就业率超95%,2023届深造率20.7%,25%保研至复旦、南大等高校。专业聚焦先进功能纤维材料与丝蛋白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其开发的智能隔音
 苏州大学 评论  1个月前

安徽工程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安徽工程大学作为安徽省唯一开设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其专业建设扎根产业需求,形成了以生物医用非织造产品和防护用非织造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培养特色。该专业依托纺织服装学院,以工学学士学位为支撑,构建了涵盖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市场管理的复合型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新材料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以交叉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教学框架。核心课程包括: 高分子
 安徽工程大学 评论  3周前

东华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东华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纺织科学与工程A+学科平台,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工程实践+创新设计"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始建于1996年,是国内最早设立的非织造材料本科专业,2024年河北物理组录取分数线为620分,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专业深度融合材料科学、纺织工程与智能制造技术,毕业生平均起薪8-15万元/年,就业方向涵盖环保材料研发、医疗卫生产
 东华大学 评论  4周前

武汉纺织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武汉纺织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被评为中国六星级专业,跻身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行列。这一成就源于其深厚的学科积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纺织领域的传统优势,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完整教学科研体系。 学科实力与专业认证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武汉纺织大学重点建设的
 武汉纺织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