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实验班)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1995年创办以来始终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促创新”为育人理念,形成了贯通本硕博的全层次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跨国公司输送了大量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路径既注重传统经济学理论根基,又融入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创新活力。
多维度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围绕“基础理论-分析方法-现实应用”展开分层设计。核心课程模块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经典理论课程,同时强化《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进阶训练,构建扎实的学科根基。特色课程模块则聚焦数字化转型趋势,开设《数字经济概论》《数据分析基础(基于Python或R)》《数字商业分析》等课程,通过全英文授课的《城市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提升学生全球化视野。课程体系强调“经济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实践应用,例如在《实验经济学》中引入博弈论模拟实验,培养学生量化分析能力。
全流程培养机制实现人才精准塑造
专业采用“导师全程制”覆盖学业规划、科研创新与职业发展三大维度。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四重培养模式:
- 理论教学:通过《资本论》选读、经济学说史等课程强化经典理论素养
- 科研实践:近三年本科生主导“大创”科研立项4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 社会调研:组织学生参与政府经济政策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等实践项目
- 实验室模拟:依托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开展经济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训练
国际化培养方面,设置“2+2”“3+1+1”等国际交流项目,与曼彻斯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超过35%毕业生进入世界前100高校深造。
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就业竞争力
专业构建了“9大实习基地+1个产学研基地”的实践网络,与中信证券、中国建设银行、安永华明等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实习体系包含三个层级:
- 基础认知实习:在银行、税务部门进行业务流程观摩
- 专业能力实训:参与资产评估公司项目尽调与数据分析
- 创新课题研究:联合中国兵器装备研究所等机构开展产业经济研究
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金融机构招聘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近三年就业单位涵盖国家外汇管理局、银河证券、万得资讯等核心部门,部分学生通过保研通道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顶尖学府。
顶尖师资团队引领学科前沿探索
30人专业教师团队中包括7名教授、16名副教授,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90%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徐丹丹教授作为教育部经济学教指委委员,牵头设计数字经济课程模块;倪国华教授领衔的北京市高水平创新团队,在乡村振兴与能源经济领域取得多项国家级研究成果。教学团队定期开展“学科前沿系列讲座”,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学术大师与学生对话,持续拓展专业学术边界。
数字化赋能下的经济学教育革新
专业积极响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中嵌入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模块。通过《大数据前沿讲座》解析实时经济数据建模方法,在《实验经济学》课程引入Python量化投资模拟系统。这种革新使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近三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50余项。培养方案中特别设置“经济与管理实务”模块,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至少200课时的实验室操作与商业数据分析报告,确保理论向实践的有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