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作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展现了深厚的学科底蕴与教育实践能力。该专业依托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的优质资源,形成了“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社会服务”贯通式培养体系,为中学教育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地理教师。其课程设置兼顾地理学科交叉性与师范教育特色,既强化学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理论基础,又注重教学技能与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主干内容,同时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及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师范类课程。实践环节包括野外调查观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及教育实习,通过模块化教学路径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区域自然地理考察、中学课堂模拟教学等实践项目,以强化理论向实际教学场景的转化能力。
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院拥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75%具有博士学位,30%具备海外学术背景,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教学团队依托江苏省优势学科(地理学)平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教材20余部。这种科教融合模式使得学生能接触学科前沿,参与教师主导的科研项目,例如环境生态建模、遥感数据处理等课题。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近年保持100%就业率,毕业生去向呈现多元化:
- 约30%考取教师编制,成为中学或高职院校地理教师;
- 50%保送或考取研究生,部分进入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
- 10%进入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国土规划、环境管理等工作;
- 其余通过校招进入教育机构或企业,担任教研、管理岗位。
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课程体系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高度衔接,毕业生在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一等奖,凸显其教学竞争力。此外,学院与徐州市多所中学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由高校教师与中学名师联合指导,确保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系统化培养。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